9月13日,中超联赛第24轮上演焦点对决,上海申花主场3-3战平山东泰山。赛后发布会上,申花主帅斯卢茨基情绪失控,直言“想死的心都有了”,引发舆论关注。
记者陈华对此评价道:“作为球队形象代表,斯卢茨基在关键时刻的心理崩溃,反映出其抗压能力不足。在争冠关键阶段,主帅的表态直接影响全队士气。”目前申花仅落后榜首3分,争冠形势仍存变数。
作为职业教练,面对困境时应当展现应有的担当。历史上,即便是名帅米卢在十强赛期间也曾承受巨大压力,但他始终在公众面前保持镇定,将脆弱一面留给自己。相较而言,斯卢茨基公开表露绝望情绪,实属不智。
战术层面,申花近期表现起伏明显。面对强敌时,球队在防守组织和进攻转换上屡屡出现问题。若想保持争冠希望,教练组必须在训练中找出解决方案,而非固守一成不变的战术体系。
值得关注的是,斯卢茨基手握两年续约合同,其去留问题尚存变数。但若持续此类失态表现,恐将动摇俱乐部对其执教能力的信心。相比之下,某些本土教练在面临压力时展现出的韧性,或许值得外籍主帅借鉴。
争冠关键时刻,主帅的心理素质往往决定球队命运。斯卢茨基需要尽快调整心态,带领球队走出低谷,否则申花的争冠前景将愈发黯淡。